哥斯拉影评(一) 其实该片在立项开拍之初并没有引起我太大的关注,恐怕要源于对上一部哥斯拉电影的失望。然而真正开始让我感兴趣的,是本片的头版预告片,城市里血雨腥风,乌云上空还阳光普照,穿透云层下去,一只硕大的怪物隐隐若现。这确实吊足了人们的胃口,而之后的几版预告更是精彩,数位大牌悉数亮相,紧张之感已经让人按耐不住,先期宣传做得可谓很到功夫。 然而就在昨晚,我的两拨朋友在看完本片之后分别向我反馈,其中一拨(大多中国人)大骂该片为史上最烂之一不该去看,而另外一拨(大多美国人)则赞不绝口大呼要再看一遍。这让本来就很期待的我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看,今天看罢,如果非要站队的话,我自然是要站在后者。 既然是怪兽电影,那第一主角自然当仁不让的是哥斯拉,即便本片众星云集,甚至连比诺什这样的大咖都只是露脸客串一下,就为了引出哥斯拉这位大牌。既然是怪兽电影,那聚焦的既不是儿女情长,也不是哲学社会,要的就是翻天覆地的打斗,山呼海啸的精彩。本片不同于罗兰版的是引入了能与之抗衡的怪兽,这也让本片的精彩程度较上一部升级不少。虽然打斗场景从纽约移师到了旧金山,但场面却丝毫未有逊色,从天上打到地下,从金门大桥打到中国城,不管地上的人们无论哭天喊地,怪兽们只管过足自己的打瘾,这恰恰成全了影院的观众们。 影片值得称道的还有一些能够成为经典的镜头,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当属空降兵突破乌云从天而降,猩红色的烟雾在浓烈漆黑的乌云下格外显眼,给人以无比压抑之感。再有铁路桥一段,怪兽穿梭于桥下,紧张气氛烘托到极致,令人屏息凝视。而该片的配乐也可谓上乘,尤其多次使用日本传统乐器,东方式的鼓点让哥斯拉这个亚洲怪兽在美洲大陆上一点不显得生疏。 好了,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吐槽剧情了,要知道剧情一向是视效片的一大短处。这样的片子就是为了让观众感到一个字--“爽”,如果是为了或被感动或被启发,那么本片实在不适合你去看。别看众多文艺范儿大牌诸如比诺什,渡边谦,老白,奥尔森,萨利·霍金斯这些人都在片中酱油,但他们可是真的只是娱乐去了,那您老也大可不必绷着。就像你想要找一个人相爱,见面之前人家事先声明只是想跟你做爱让你爽,见了面后你再骂娘那可就是你的不是了,如果你还不爽,那你的G点可真够特殊的。 当然,我只给了本片7.5分也是有原因的,虽然它让我爽了,但依然有不足的地方,最大的缺点就是导演在镜头运用上的畏首畏尾,令人怀疑是受资金所限。每当怪物之间互殴的高潮要来临的时候,镜头总是慌乱地切换回无助的人类。也或许是导演想延续观众快感的一种手段,影片最后的一场打斗还算令人满意,也终于让观众达到真正的高潮。 写到这里已经很明了了,这样的怪兽电影近几年怕是再无出其右,眼瞅着人类再次如此高度关注您,不知太平洋底的哥斯拉大哥,在下面过得可好?
随着2014年传奇影业的暑期大片《哥斯拉》登陆内地,怪兽电影之尊--哥斯拉,这个电影史上人气最高的大怪兽,在60岁生日之际,重回观众视线。有人说每个孩子心中都住着一个大怪兽,它不会随着你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只是隐藏在了内心的深处。如今这部《哥斯拉》代表着每个人心中沉睡的怪兽苏醒,以高调的姿态宣布自己的归来。甚至你堵上耳朵,都能听到它的响彻云霄的咆哮。但这次终究也只有吼叫而已。 名义上的致敬 在茫茫影史中,从1954年《哥斯拉》诞生之日开始,到60年代雷?哈里豪森监制的以《杰逊王子战群妖》为首的怪兽冒险题材作品,再到70、80年代《红海魔影》、老版《战栗无底洞》为代表的惊悚类怪兽电影,乃至如今内地热卖的《环太平洋》,《哥斯拉》虽不过是沧海一粟,但论其影响力,可称得上是引领风潮的宗师级作品。1954年,日本著名的特摄片导演圆谷英二就受到《金刚》的启发,设计了哥斯拉的形象。而导演本多猪四郎因为当年开车路刚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广岛,目睹了人间地狱般的惨状,他将这种末日情结融入到《哥斯拉》中,末世危机、存在主义恐慌、反战和科技恐惧的主题,东方式怪兽大片自成一派,同样也成为日系怪兽电影的模式依据。怪兽来自于人类改造自然的副产品,它们更加凶残、为毁灭人类而生,战争的阴霾和末日景象成为这些电影的主题。成为《哥斯拉》区别于以《金刚》为首的西方怪兽电影的主要特点。 或许日本特摄片引起独到的拍摄理念和视觉方式,并不是如今广大观众的菜。但在1954年,第一部哥斯拉电影问世以来,一共有28部哥斯拉特摄电影问世,它笨拙的身材、古怪的咆哮、口中的死亡烈焰,征服了全世界,或许你不知道日版特摄片《哥斯拉》讲的是什么内容,但一定知道这个无比巨大、喜欢攻击地标建筑、有些呆萌的怪兽大名--哥斯拉。 大多内地观众对《哥斯拉》的具体印象基本来源于1998年罗兰?艾默里奇那部同名作品,那是美国为了纪念哥斯拉诞生45周年拍摄的美国版。但这版《哥斯拉》却不容易让粉丝买账,除了形象上的差异,无论主题还是哥斯拉的设定都与日版相距甚远,为此哥斯拉的母公司东宝公司将美版电影中出现的这只生物命名为“齐拉”,以示区分。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尤其是对日本特摄片产业和哥斯拉电影不算熟悉的群、众来说,这个大怪兽,有着典型美式怪兽电影的特点,代表着原始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对冲,最终带着一抹悲情之色,丧生在人类的炮火之下,孕育的自然拜倒在人类工业机制之下。 2014年的《哥斯拉》实则是一部致敬作品,不是致敬哪一部或哪一版哥斯拉,而是对哥斯拉,这个有史以来最知名的大怪兽、流行文化的代表的一次综合类致敬。电影的整体氛围很像1954年版电影,阴郁、灾难、末日氛围、战争的临近。传奇哥斯拉的设定也是来源于此,根据最初的官方设定,这个依靠吞食辐射长大的史前怪兽拥有无边的破坏能力。来自暴龙的直立身躯的姿势,禽龙粗壮有力的上肢,剑龙的尾刺与背后骨板,还有身上的粗犷的纹理皮肤,来自自于广岛核爆幸存者身上的伤痕外形。传奇哥斯拉与日版一样,也会吐出辐射火焰,发射之前背后骨板发出蓝白色的光芒,以及它那震耳欲聋的吼叫声,这才是真正的被称为“哥斯拉”的怪兽。 甚至片中渡边谦饰演的芹泽博士,名字都是来源于老版中的芹泽大助博士,只不过定位来了个本末倒置,老版中芹泽杀死了哥斯拉,新版中他似乎是哥斯拉的头号粉丝。 隐去的巨兽 来自英国、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之前导演过一部叫做《怪兽》的电影,他用极低的成本,拍摄出了宏伟的怪兽电影气质,这部电影并不算出色,但别具一格拍摄手法是他让好莱坞看中并担任新版《哥斯拉》导演的原因。平心而论,《哥斯拉》是一部名义上的致敬电影,采用了原版的躯壳。在好莱坞,真正致敬日系怪兽电影的片子叫做《环太平洋》,后者用绚丽的色彩和热血的大战包装了一部特摄片。而这部《哥斯拉》,名义上是一部科幻电影,实际上是一部如假包换的灾难片,或者在“灾难”二字之前加上“怪兽”二字。 2014年《哥斯拉》的表现方式类似斯皮尔伯格的《世界之战》,或许人人都明白,本片的真正主角是这只怪兽,包括片中出现的叫做M.U.T.O的另外一种怪兽,它们才是电影真正的卖点。但希望看到如《环太平洋》般的怪兽对战的观众恐怕要失望了。电影将目光投向了灾难背景下的小人物身上,通过片中的一个家庭,突出他们在极端环境下的求生以及反抗。真正的大怪兽沦为灾难的背景,这与《世界之战》的观点不谋而合。 但这一点并不意味着电影不好看,简言之,《哥斯拉》不是《环太平洋》那样突出热血效果的视觉大片,而是纯粹的灾难特色。这样也有好处,从人类的视角审视巨大的生物,片中不只一次出现传奇哥斯拉咆哮的场面,无不是仰拍,配合大量烟雾效果,在烟幕中的大量强光背景照射下,更加突出了其宏伟之感。更加突出了怪物雄伟的身姿。同时,从人类的角度出发,利用场景之利和类似偷拍晃动的镜头,并且多次出现从列中、房间中、甚至哥斯拉脚下仰拍怪兽的反差感,这种巨大化的渲染效果《环太平洋》就不突出,但在本片中做到了极致,当年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就是这样做的,但被炫目的视觉效果冲淡了反差感,而《哥斯拉》则充分体现了这只身高达到108米、体重9万吨的巨兽之宏伟。 这种表现手法,恰恰是为了突出哥斯拉这种超巨型怪兽的所必须的一环,也是当年日版哥斯拉,在特摄片这种形式下,想要表现但没有表现出来的地方。不信,可以看看《环太平洋》,就没有这种渺小人类与巨大猛兽之间的反差感,后者可是真正用特摄片的手法包装了一部电影。 人类唱主角 然而,这样的拍摄手法也有一个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让观众有一种菜量不足的感觉。对比一下《世界之战》与《独立日》就会明白两种拍摄方式的不同之处。电影真正表现哥斯拉与自己的宿敌--两只M.U.T.O大战的场面只有电影的结尾部分,大多时候怪兽们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要么是远景、要么隐藏在烟幕之中,或者干脆一个局部特写。 关于怪兽之间的PK,电影真正表现之处只有结尾10多分钟,是好莱坞电影炫技的时刻。为什么说本片类似《世界之战》呢,因为在此之前电影没有表现正面战场的任何细节,后者也是这样做的。其实回眸导演英国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之前的《怪兽》就能了解该片对哥斯拉等的表现方式,电影用大量篇幅表现战争来临之前的恐慌、混乱和一触即发的危机感,接着跳到一场战斗结束之后,毫不掩饰的渲染一片断壁残垣、被破坏的城市、坠毁的人类武器残骸,突出之前战斗的激烈。因此,这部《哥斯拉》是一部标准的灾难电影配置,其中虽不乏大量视觉效果的冲击,但在隐藏在大量浓雾之中的怪兽,为本片打上了猎奇和奇观的标签。 至于电影的剧情和人物,虽然作为重点表现的层面,实则差强人意。“老白”布莱恩?克兰斯顿领便当之后,电影无论从剧本设置还是角色表演方面一直在走下坡路。这也是观众对这部奇观大片比较怨念的地方,观众想看哥斯拉搞破坏,但电影偏偏犹抱琵琶半遮面。主要描写灾难中的小人物,但故事性和人物刻画在这样的电影中无法施展。尽管在好莱坞特效大片中讨论演技和剧本有些多余,但本片偏偏以此为主来突出本片的灾难性,因此,《哥斯拉》最终让人留在脑海里的还是它那响彻云霄的咆哮。 纵观历史上的怪兽电影,大到《金刚》这样炫目的特效大片,金刚毫不掩饰的震撼眼球,小到以《大白鲨》为首的惊悚类电影,通过侧面描写烘托怪兽的神秘感和危害性,基本代表了拍摄怪兽电影的两种方式。很遗憾,本片采用的是后一种,并不是说《哥斯拉》不好,而是因人而异,最起码电影里,哥斯拉的镜头还是蛮多的,给足了60岁寿星的面子。 温柔的大怪兽 关于传奇哥斯拉在电影中的角色问题,本片这位大家伙显得相当柔和,破坏力不强,甚至保护了人类,其实也是与日版一脉相承的。 尽管1954年版哥斯拉带着一腔怒火将人类世界搞得天翻地覆,但在东宝公司茫茫的28部哥斯拉电影中,随着年代的推移,斯拉近似人形般的体态和笨拙的动作赢得了很多观众喜爱随着科技恐惧的淡化,以哥斯拉为首的怪兽定位也发生了转变,它们从最开始的令人恐惧、阴郁负面的形象逐渐趋于多元化。哥斯拉逐渐成为一个中性怪兽的代表,有时甚至会站在人类的一方包括地球免受外来入侵,怪兽特摄电影也渐渐的向儿童开放。终究,哥斯拉从核弹阴影的危机中走出,变成了自然世界的代言人。也就是说,哥斯拉代表了自然的力量,无论人类还是其他怪兽,只要危害自然,危害地球的生存环境,一律被哥斯拉视为敌人。 片中承担“敌人”角色的就是那两只苦情的情侣怪兽M.U.T.O,它们的定位与98年那只美国哥斯拉一样,代表了人类文明和原始自然对冲的牺牲品,以破坏为主,但身上带有一定悲情色彩。而哥斯拉,则代表了地球,代表了自然法则中的优胜劣汰。 如果说初代哥斯拉对日本民众有着独特的意义,那么在历史长河中,哥斯拉的形象转变,受众越来越多,才是其真正成为流行文化的标志之一。本片正是选取了后者,电影整体阴郁,末日感浓厚,但哥斯拉的出现成为了人类希望,他的满腔怒火都喷向了自己的对手,捎带脚的拯救地球。 这就是本片给人以希望的原因,每个人心中的大怪兽,随着怒吼,从人们内心深处走出。作为一部怪兽电影,本片不像《金刚》那样悲情,也不如《环太平洋》那般绚丽,而是那样的特殊。就像电影结尾一样,哥斯拉击败死敌,在沙滩小憩片刻之后,转身走向大海,深藏功与名。
绕不开的情结,说不尽的注解。作为系列电影里不可忘却的银幕虚拟形象,1954年出生于日本,1956年出口到好莱坞,从而逐渐形成怪兽系列电影,并对这一题材影响深远。哥斯拉主演了28部电影,无奈大多数均已时间久远,现存的大部分人类并不清楚它经历了哪些刻骨铭心的银幕斗争。稍有记忆的,也只有1998年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山寨版《哥斯拉》,确切的翻译好像还有一个名字《酷斯拉》,在这部“酷斯拉”版“侏罗纪公园”里,酷斯拉堂而皇之地在纽约城产蛋生仔,孵化出来的小怪兽们靠吃鱼迅猛长大,并开始到处咬人。这一情节设定,就像罗兰热衷灾难大片一样,对哥斯拉电影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由此,自打那时候开始认识哥斯拉的人,千篇一律得认为哥斯拉就是一头怪兽,一个噩梦般的大反派。 基于这种强塞情节,银幕前的观众就喜欢眼睁睁得看着我们制造的坚船利炮,将怪兽们统统炸得粉身碎骨,放佛这就是人类应该干的事!这种野蛮的期待,即便是在15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多少改变。哥斯拉电影对欧美电影影响深远,在《失落的世界》、《火星人玩转地球》、《超凡蜘蛛侠》、《世界末日》等电影里,当世界面临一次次的巨大威胁,哥斯拉的形象就会旁敲侧击得被提及。在哥斯拉系列电影里,最初的时候,哥斯拉这一怪兽是人类对于核能震慑力的内心投射,被称为城市的噩梦。不过,在日本昭和中后期,哥斯拉的银幕形象一度是一个“善良”的怪兽,这也由此可以理解新版《哥斯拉》将其设定为地球守护者的初始立意。一个只会破坏人类世界的怪物怎能称得上是“怪兽之王”?人类渺小的武器系统怎能轻易杀死在核能量下生存的一个王?所以,抛去我们对哥斯拉的偏见,重新审视新版《哥斯拉》电影的时候,才能明白,作为一个王,作为一个神,在当下的观影诉求中,哥斯拉其实本不该有善恶论。作为渺小的人类,作为银幕前的观众,应该明白,神,从不具有亲民个性,他们可以保护你,也可以毁灭你。何况,哥斯拉这一怪兽,人类本是始作俑者。 诚如导演所讲,他想呈现的是一种类似《异形》《大白鲨》一类经典怪兽电影的拍摄风格。在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科幻悬疑电影里,无论是《大白鲨》、《侏罗纪公园》,甚至后来的《世界大战》,一个物种引来的灾难,斯皮尔伯格的拍摄方式从来都是递级式逐层推进,先将观众带入一个情境,然后从局部到整体,一点一点的剥开迷雾,直到完全展示进而完全爆发一发而不可收拾。北美影评人评价英国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为“斯皮尔伯格第二”,就是基于这个原因。新版《哥斯拉》没有大幅度得表现人类与怪兽的徒劳对抗,而是在气氛烘托上大做文章。局部的特写辅以到位的配乐,创造出时不时的小惊吓;影片重点刻画人类面对灾难的主观反映,细节部分比如儿童的视角,电视荧屏的视角,表达人类情感在灾难面前的悲情效应。文戏段落的剪辑其实也并不拖沓,均按照导演的意图在进行必要的阐述。这种阐述,照顾到哥斯拉的起源,同时也很合理的将其引入美国。 “老白”布莱恩·科兰斯顿在本片中,依旧贡献精彩演出,他的部分主要是在向哥斯拉的诞生地日本表达敬意。而其儿子长大后家住美国旧金山,在这两大区域之间,哥斯拉完成从发源地到好莱坞世界的跨界,通过人物之间的串联,通过地震这一说辞的隐晦,导演是在主观表达这一怪兽的存在真实性。新版中,两代父亲对于家庭的呵护,想必会感染银幕前的很多观众,从情感主旨上说,新版《哥斯拉》并不是一部纯粹的视觉系电影,他所要表达的仍旧是灾难面前人类情感里的最本真的一些东西。而这种情感,甚至可以过渡到哥斯拉和MUTO的对抗里面,MUTO只是想猎食放射物,繁衍后代,所以雌雄二鸟见到自己的孩子被炸死,对人类的憎恨就更添一层。哥斯拉其实是想狩猎,甚至可以理解为是复仇,毕竟MUTO是哥斯拉的寄生体天敌,这两类生物之间存在天生的争斗本能,于是在生物争斗之中,人类表面上是受难者,但其实却是最终的受益者。 哥斯拉与其天敌的对抗,这种案例在哥斯拉系列电影里,其实常见。这种设定非常巧妙,将人类放置在第三方,从而解决一系列的尴尬问题,可以称为是怪兽电影的一种创新。比如说,新版《哥斯拉》如果再拍成人类集中打怪兽,那就成了山寨版《酷斯拉》的重启版,有这个必要吗?答案是坚决没有必要。那么,一部讲述60岁怪兽之王的电影,难道人类可以再一次牛逼哄哄的将一个王残暴地杀死?在环保意识尤其浓烈的今天,这违背基本的道德底线。那么,如何定义哥斯拉,成为本片最关键的地方。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哥斯拉从本能的角度激打它的天敌,一方面形成巨大的城市破坏,主推其破坏性,一方面它客观上帮助人类消灭核威胁,延续了日本昭和中后期之后哥斯拉几次成为“善良”怪兽的设定。从创意上说,新版《哥斯拉》是对该系列的一次完美致敬与完美总述。 更加巧妙的设定,就是影片故事骨架的大格局的创新。即哥斯拉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它为什么会放出冲击炮?MUTO以什么目的袭击人类?人类做了什么成为他们的目标?影片在致敬哥斯拉是放射性武器辐射而成之时,也真实性的阐述这类生物就是以放射性物质为食物,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实际上,本来也应该这样,它们怎么可能会像“酷斯拉”一样,吃些海鱼大虾呢?而对于核能源的立场,人类的看法始终两面,一来是希望它能制造出源源不断的新型能源,另一方面也对它的巨大破坏力心生抗拒。那么,有一种生物以核原料为食,并产生哪里有核原料,怪兽就奔向哪里,这种巨大隐忧,不失为导演对于全球核问题的一种情绪暗喻。而核问题的背后,又存在着人类过度开发自然的一种隐忧。自然有着神奇的重启能力,它可以以它破坏性的力量实现某种平衡。从这个角度上说,哥斯拉就像是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自然开始反扑人类的象征性产物,而哥斯拉与其天敌针对核材料的啃食与争斗,恰恰是人们心中有关区域无核化的一种表达,导演的意图可谓兼顾到了各个方面。 由此回归到影片本身,在经历若干铺垫以后,终极大战虽时间不长,但分量极重,视觉效果也非常震撼。这一点不得不提IMAX银幕,以导演的意图,在劣质的3D放映设备,狭小的空间里仰视无比巨大的怪物,其实是大大折扣的,IMAX巨幕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可以让震慑感瞬间暴增。诚如一个神一般的存在,哥斯拉在终极大战中,主观上猎杀自己的天敌,客观上拯救了人类,人类主观上对这一怪物心生惧怕,但最终也该明白人类的愚蠢。终极大战在夜晚展开,整体设定是为了突出哥斯拉那两束热放射线。实际上,以导演一路将剧情解构推进到这个时候,哥斯拉的热放射线可算来得恰如其分。两束黑暗里的亮光振聋发聩,“怪兽之王”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愤怒的嘶吼中带有绝顶的霸气。地球人都明白,人类不可能与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这个星球上共存,但也绝不忍心它就这样在地球上腐烂灭绝,哥斯拉在废墟中苏醒,令人长舒一口气,他仰天长啸,阔步驶入大海,从不回头,那帅气的背影,瞬间有点让人飙泪的感觉。于是,我们不得不爱上这个大家伙,他只是体型很大,但内心很萌,一个全新性格的哥斯拉以更加真实的形象得以树立,可爱的哥斯拉公仔必定要大卖。 而小女神伊丽莎白·奥尔森和“海扁王”亚伦·约翰逊的演绎,很大程度上只为表达人类面对灾难的内心惊悚和无为无力般的对抗,两位年轻演员负责苦情和养眼,而接下来,他们将在2015年《复仇者联盟2:奥创时代》中以复仇者的身份,以“红女巫”和“快银”的姐弟身份再次联袂登场,同样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