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智慧读后感(一) 教育从生产开始,就在教育过程与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下逻辑演进。近代社会科学在科学主义的支配下,片面的、盲目的追求教育效率,学生逐渐失去了生命的自由和欢乐。直到存在主义和进步主义学派的兴起,那种追求终极目的教育思维方式才开始得到逐步的根本的改变。人们的关注逐渐从教育目的转向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的有机整合,但我国的教育还在教育终极目的的教育思维方式中彷徨不定,踌躇不前。世界是物的集合体,也是过程的集合体。人类即过程。教育即过程。那到教学方面,教学更是一个动态的、积累知识的和智慧发展的过程,他的目标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智慧的教育应该力求多元目标的均衡达成。教育是发展的生命、生存、生活的进行式。 所以我们说教育即是过程,教育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人的一种生活过程。传统的教育知识论把教育过程看成是一种单纯知识传授的过程,不仅忽略人的智慧开发与挖掘,而且忽视人的道德的培育与养成。应试教育把学生作为纯粹客体和知识存储器,获取的是狭隘的目标结果,并非智慧的过程。世界是物质的,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世界更是过程的集合体。教育是人与人的对话、沟通和理解的过程。教育活动不过是始终围绕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活动和生活活动的进行式而已。所有的教育都分为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阶段。教育无非是自然教育、价值教育、智慧教育、超越教育四位一体、相辅相成、运动发展的过程。自然教育表达的是每一个人的普遍性教育。智慧教育表达的是每一个人的理想教育。超越教育史针对每一个受教育者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教育。教育史人类促进自身发展的自觉的社会活动过程。学校教育活动没有终极目标,只有阶段成果,阶段成果是由教育过程决定的。学校是传递人间真善美的地方,是播撒爱的种子的地方。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也可以说是“解题教育”,让我们的孩子生在在爱的荒漠中,因此也就只能培养出缺乏同情心、缺乏爱心的下一代。 我认为,学校不仅是增长智慧的地方,更应该是培养能够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有爱心的爱国者的地方。应从现实出发、珍视过程、注重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的过程,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的发展过程,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活动既是智慧生成的过程、事业创新的过程,更是丰富多彩的、完整的生活过程。而以前的应试教育往往把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的纯粹客体。这样的导致的结果是受教育者成为知识的奴隶,考分的骄子,成为智慧的工具,而不是智慧本身。只知道发现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一次考试成绩判定学生的素质,评价学校的质量,由高考状元来诱导受教育者走进思维的死胡同,这种狭隘的教育理念将受教育者异化为工具,而不是掌握工具的主人。应试教育不但成为经济的工具、文化的工具,还沦为光宗耀祖的工具、谋生吃饭的工具。狭隘的目标教育,往往把目标设置的非常伟大、非常高尚,却严重背离了生活现实和教育现实,游离于人的生命、生存很生活过程之外,这样的目标教育就像水中月、镜中花一般虚幻不真、名实背离。学生往往成为理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甚至成为口是心非的社会“阴阳人”。它完全背离了教育应该使人成为“人”,使人成为智慧的人、有价值的人、使人成为幸福的人的社会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即生活,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做起,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保证生长和充分的生活条件。教育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的生活,即孩子的生长,教育的过程是完全的生活过程。学生实践生活过程,实际上也是教育内化过程,受教育者主体活在当下,珍视当下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最终确立、践行“真、善、美”的生活观,追求实现社会个体、群体、家庭、民族、国家以及人类终极幸福生活的教育。教育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发展,以促进生活水平提高为目的,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以“育人”作为核心内涵的生活。教育者以培养社会与生活中的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受教育者在教育生活中成长。倘若教育不能表现为一种生活,教育离开了生活,那么就是失去其本源所在,就会处于一种无垠状态。因此,我认为,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一种特殊生活经历,点点滴滴的教育生活情境都将影响着人的成长与发展。把教育视为生活,把教育与生活紧密的内在的结合在一起,是教育的本然,也是教育应该的样子。教育史生活的必需,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教育乃是社会生活的延续的工具。生活无时不变,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本书对于教育的论述与山东省昌乐二中对于教育的理解是不谋而合的,二者都抓住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即解放,教育即发展,教育即生活,教育孩子三年要为孩子接下来的三十年做准备,教育孩子六年要为孩子的一生做准备,在教育中成长孩子的真善美,在教育中成长孩子伟大的人性,在教育中开展大德育实践课程,在阅读中成长孩子,让孩子在阅读中浸润自己的心灵,金子般的中学时光要让孩子在金子般的阅读中金子般的度过,在教育中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教育。
一本好书即使随便看一看,也会偶有所得。我觉得看《教育的智慧》这本书,使我就有这样的感觉。下面断章取意地谈几点体会,不知说的对与否?请同志们斧正! 说到老师有这么几句话:首先说老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再有“对于您教诲的苦心,我无比感激,并将铭记于心”,还有“老师,感谢您倾尽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们人生的旅途”。这几句话说得我感到老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不知是实干,还是苦干,反正说得老师快没了。即使不没也快累死了。《教育的智慧》从书名词义理解告诉我们:教育要讲究智慧。读一下这本书又知道了教育是技术加艺术的工种。好!我们得与时俱进--实实在在干工作的时候,也应考虑寻找工作中的乐趣,因为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只会干苦力,不是好老师! 看《教育的智慧》又进一步理解了一个词,理解了一个更深层的道理。 我们学校可能很多老师都骂孙奇峰(也包括我)。春节期间巧遇孙奇峰,当时他竟然很阳光地对我说:老师好!我当时惊讶地没敢相信,真的没想到他能对我说这样的话。原来我认为他是畜生,不是学生,不会说人话,不会办人事,但事就是这么个事,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通过学习《教育的智慧》看到了一个词,理解了这个词,又更深层的理解了一个道理,这个词就是:教育的个体发展观。原来这里也有乐趣,真的孩子就是孩子! 所以说读书好,读书能让我明理,能辩证地看问题,也就是书上说的“要多层次多视角地看问题看学生想问题”周三下午本是工会活动,非整什么读书活动,原来有抵触情绪,通过学习感到这是展示的机会,交流的机会,这应该是快乐的。正应了这句话:读书是进步的阶梯。 原来平凡的工作中还是有很多乐趣的!
霍姆林斯基说:“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可见学生的智慧是靠老师去开启的,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成为一名智者。那么世界上所有的老师就一定都是智者了么?我看不见得,至少我觉得自己就不是一个智者,只是一个比学生“多半桶水”的学习者。在我看来,智慧人人都有,当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是也有部分是由后天决定的。教师的教学是单人单科放行的,教师的劳动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个体性的。备课、钻研教材、上课、辅导、批改作业都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要独立完成,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师之间的交流作用。交流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共同讨论,益处更多。首先,讨论有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讨论中别人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都能给人以启迪。 其次,讨论有助于激发灵感。讨论是思想的交换,在思想的碰撞之中能够产生灵感的火花,长期困扰个人的问题和疑惑往往能在讨论中迎刃而解。 最后,讨论有助于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在讨论中,激烈的思想交锋能够快速有效地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 总之,智慧型教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应成为我们教师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